1. 宋代文物鞋
孔子屐。“屐”最早指的是木头做鞋底的鞋子,后来泛指鞋。唐代以前把旅游穿的鞋子称为“屐”,宋代以后,专指雨鞋。
孔子屐应该也是木头做底、皮革做面的旅游专用鞋,倘若用料是棉布麻绳之类的东西,不可能保存了六百多年不损坏。
2. 宋代的鞋子
古代女子的三寸金莲约为10厘米左右。 一、缠足简介 缠足是中国古代一种陋习,是指女性用布将双脚紧紧缠裹,使其脚畸形变小,以为美观。一般女性从四、五岁起便开始缠足,直到成年骨骼定型后方将布带解开,也有终身缠裹者。 二、三寸的说法 据现代学者考证,缠足开始于北宋后期,兴起于南宋。 元代的缠足继续向纤小的方向发展。明代的缠足之风进入兴盛时期,出现了“三寸金莲”之说,要求脚不但要小至三寸,而且还要弓弯。宋元1寸为3.12厘米,明代一寸约为3.4厘米,清代一寸为为3.55厘米。 福建福州南宋墓出土的六双女鞋,长13.3-14厘米,款4.5-5厘米。 因此,古代女子的三寸金莲约为10厘米左右。
3. 宋朝绣花鞋
法律有:
第一,刑事审讯中对女性的特殊保护
唐律疏议和宋刑统中均规定,对享有议、请、减特权的女性犯人,在审讯过程中,禁止拷讯,其定罪的依据是“众证”,即三人以上的证言。
明清时期的审讯条例进一步规定,对犯有奸盗、人命等重罪的女性犯人,由本人亲自应诉,其他小事及牵连受刑的,可由子侄兄弟等男性代替,以保护其名声。
第二、囚禁制度中对女性的特殊保护
汉朝有讼系制度,对孕妇经审讯后应关押入狱的,在监狱中可免戴刑具。汉景帝后元三年下诏:“年八十以上,八岁以下,及孕者未乳,师、株儒当鞠系者,讼系之。”宋朝沿用了汉朝孕妇免戴刑具的制度,并对狱具的使用有一定的规定。
上狱具前,囚犯需要经监狱医生检查,以查明女性犯人是否孕妇。若是孕妇则可免戴刑具。对一般女犯,狱具的使用上也有区别,减少女性犯人所戴刑具。“禁囚,死罪枷、扭,妇人及流以下去扭,其杖罪散禁。”对囚犯的关押制度,宋朝沿袭唐朝的规定,对女性犯人单独关押,实行“囚徒贵贱,男女异狱。”改变了早期监狱混乱杂居的状态。
明朝继续改革监狱管理,对女性犯人的关押措施成为世界狱政史上的创举。规定女性犯人关押不带狱具。除了严重的犯罪收监外,其他轻微犯罪的女犯,交付丈夫等有服亲属和邻里保管。《大明律》“妇人犯罪条”规定:“凡妇人犯罪,除犯奸及死罪收禁外,其余杂犯,责付本夫收管。如无夫者,责付有服亲属、邻里保管,随衙听候,不许一概监察。”减少国家监狱中犯人的数量,以加强对要犯的管理,同时也体现了对女性犯人的特殊照顾。
4. 唐宋古匠鞋
据记载:该地“山清水秀,土沃民勤,人喜智艺,俗尚礼乐”,因名“匠礼”。
匠礼古村因东山自渗山水,地涌美泉,井井相通,源源不绝,成为一方福泽,又被称为“美泉庄”。
根据古村遗迹,依稀可知匠礼兴盛于唐宋,鼎盛于明清。古村中魁星阁和成汤庙是历史的见证,杨氏宗祠,玉皇庙则是历史的传承。
5. 宋代女性鞋
特点是用布将双脚紧紧缠裹,使之畸形变小,一般从幼时起便开始缠足,直到成年脚骨定型后,才把布带解开,从而形成一双纤足——三寸金莲。
女子的缠足,完全地改变了女子的风采和步态,“且产生了一种极拘谨纤婉的步态,使整个身躯形成弱不禁风,摇摇欲倒,以产生楚楚可怜的感觉。”
塞上古城大同,从清泰三年(936)叛将河东节度使石敬瑭拜契丹主耶律德光为父,以契丹救援之功,将燕云十六州割让给契丹,从此,大同先后被契丹、女真、蒙古统治长达433年。当时宋缠足之风流传时,占据了北方半壁江山,与南宋对峙的女真人建立了金朝,在与南宋作战时,以获得缠足女子为乐。《烬余录》有“金兀术略苏州……妇女三十以上及三十以下没有缠足与生过孩子的,尽数杀之”的记载。而在同汉文化接触过程中,女真女子也开始缠足,而且有专为缠足用的“瘦金莲方”由南传到北。
小脚,又叫三寸金莲,俗称为裹小脚,是把女子的脚用布条扎裹起来,使其变得又小又尖的一种封建陋俗。这种经过紧密缠裹导致筋骨畸形的小脚竟被古人美化为“三寸金莲”面受到广泛赞美,乃至男子为这颤倒,女子为之痴迷。
中国古人欣赏女人素有所谓“品头论足”一说,似乎对占身体百分之八十的女性躯体并不怎么重视。古人对女性“性感部位”的开发,无不是在惹人注目的地方用工夫,当然为的是招惹男人,“女为悦已者容”嘛。首先是发式之美,与现代女性“做头发”的目的同一情趣。汉代长安妇女好高髻,四方高一尺,比起现在可“酷”多了。其次如“画眉”,苏东坡诗云:“成都画手开十眉,横烟却月争新奇。”汉代张敞有“画眉”之乐,其中妙趣,可惜后代女子已无法领略。至于历代女性最简单而久远不衰的化妆术,即是傅粉脂面了,这是乡下小姑娘不学就会的本事。而三陪女郎无不以“猛上油,多擦粉”为能事,尽人皆知;点唇之术,因为有引起欲望之嫌,又容易遭到道学先生的“表扬”,良家妇女不屑多为也。这些无不是古人在头上做的花样文章。可见,古代中国女人虽未必个个天生丽质,闭月羞花,倾国倾城,但为了达到貌不惊人死不休的境界,是不惜做出些牺牲的。
被幽默大师林语堂叹为“中国人感管想象力最精致的创作”的缠足是宋代以后的事情。随着缠足之风日盛,小脚一跃成为宋朝以来女性美的重要标志。“从头看到脚,风流往下跑”。明清时期,山西大同.河北胜芳等地以盛产美女著称,不过是因为该地女子小脚较美而已。过去还有“天下美女出扬州”一说,实际上与“苏州头”并称的“杨州脚”才是扬州美女的最大魅力所在。不过,中国人如此这般地迷恋小脚,而不是丰乳肥臀什么的,在喜欢裹细腰的洋婆子想来实在是一件匪夷所思的怪事。
中国女人缠足,到底始于何时?文献和传说都不为少。别的不讲,咱们骂人写文章又臭又长,称之为“王母娘娘的裹脚布”。传说王母娘娘可是黄帝时期人物,说那时已裹小脚,无疑有点“古已有之”的阿Q遗风。其实,据史家考证,中国缠足之俗,约始于五代末年“春花秋月何时了”的李后主时代。
早在盛唐之世,人们对妇女的“弓鞋”已经产生了浓厚的兴趣。据说头部微翘的弓鞋最初为脂粉浓腻.体态丰满的盛唐宫女所创,给那些喜欢猎奇的男人以极大的感官剌激。“划步香阶,手提金覆鞋”,南唐统治者李煜更是别出心裁地将这种弓鞋用长长的布帛缠起来,以代替袜子。南唐小朝廷虽然短命,却有二事领风气之先,一是大唱“一江春水向东流”的李后主,开感人至深的一代词风;二是他的妃子窅娘始行缠足之法,开创了中国女性缠足之记录。
6. 明代女鞋文物
14世纪:最早的高跟鞋源于中国明朝,为明朝时新的女鞋,于鞋底后部装有4厘米至5厘米高的长圆底跟,以丝绸裱裹。北京定陵出土的尖足凤头高跟鞋,制作十分讲究。北京定陵曾出土尖翘凤头高底鞋,鞋长12厘米,高底长7厘米,宽5厘米,高4.5厘米。
7. 宋朝出土的鞋子
提到木屐,大家最容易想到的就是谢灵运和日本了。
日本人在一些传统节日到来时,喜欢着和服,穿木屐。
有一部分人则认为,穿木屐属于日本文化。
其实这是一种误解,木屐最早是中国人发明的。
隋唐时期,一些遣唐使和留学生将木屐带回了日本。
其实这不是个例,樱花、茶道......也是。
新石器时代,宁波出土的木屐
公元1987年,在浙江宁波慈湖,考古人员发掘新石器时代晚期遗址,出土了两只均为左脚穿的残存木屐。
一只为五孔木屐,另一只为六孔圆头方跟木屐,专家考证认为是距今四千年多年的良渚文化遗物。
从春秋战国到秦汉时期,穿木屐一直十分流行。
《太平御览》记载:“孔子至蔡,解于客舍,入夜,有取孔子一只屐去,盗者置屐于受盗家。孔子屐长一尺四寸,与凡人异。”
孔子到蔡国游学,一天夜里,放在旅馆门口的木屐被盗,因为孔子长得人高马大,鞋号为一尺四寸,和常人不一样,小偷根本穿不上,欣赏一下就丢在门口离去。
漆木屐
1984年6月,在安徽马鞍山市雨山区南郊安民村,考古人员发掘朱然墓,出土了丰富的文物,其中就包括一双漆木屐。
朱然是三国时期东吴左大司马、右军师,受封当阳侯。
朱然墓出土的漆木屐,距今已用一千七百多年的历史,被学界称为中国目前已知最古老的漆木屐。
当时在日本引起很大反响,很多学者撰文探索日本木屐文化和中国的历史渊源。
古代的木屐是分男女的,女式为圆头,男式为方头。
《搜神记》记载:“昔作屐,妇人圆头,男子方头,盖作意欲别男女也。”《宋书》记载:“灵运因父祖之资,生业甚厚……登蹑常著木履,上山则去前齿,下山去其后齿……”
谢公屐
晋朝时期,诗人谢灵运发明了一种登山木屐,被后人称为“谢公屐”,这种登山鞋可以拆卸,上山时去掉前齿,下山时去掉后齿。
唐朝时期,穿木屐依然很流行。
日本奈良国立博物馆文物库房藏有一幅唐代刺绣——《释迦如来说法图》,如来佛身边的弟子,均穿着木屐侍立佛前。
到了宋朝,女子开始缠足,不适合穿木屐了,男子也只是在雨天才穿木屐。
到了明清时期,新式的鞋子、靴子等逐渐取代了屐、舄、履等旧式鞋子。就这样,木屐最终淡出了国人的生活和视野。
8. 宋代男子鞋履
鞋,是履、靴、鞋、屐的统称,古时称鞜、靸或履,也有称为屦、屩、屐、鞮的。
履、屦为同一物,只是时代不同而有不同的称谓。
汉代以前,称屦,多为由麻、葛等制成的单底鞋。《诗经.魏风.葛屦》:“纠纠葛屦”。
后汉称履,它是由麻、丝制成的鞋。
屩,系草鞋。东汉刘熙所撰《释名 释衣服》:“屩,草履也……出行著之,屩屩轻便,因以为名也。”
屐,也是鞋子的一种,通常指木底,或有齿,或无齿,也有草制或帛制的。《释名 释衣服》:“帛屐,以帛作之,如屩之。不曰帛屩者,屩不可践泥也,屐可以践泥也。此亦可以步泥而滚之,故谓之屐也。”
《宋书.谢灵运传》:“灵运常著木屐,上山则去前齿,下山则去后齿。”
鞮,是指用兽皮做的鞋。
靴,是高到踝骨以上的长筒靴,随胡服的传入逐渐普及,在汉代后期大量出现,到唐代普及。
《晋书.刘兆传》:“尝有人著靴骑驴,至兆门外。”
靴的特点是保温性强,在泥土、沼泽中行走,便于骑马等。
鞜,也是指用兽皮做的鞋。《汉书.扬雄传下》:“躬服节俭,绨衣不敝,革鞜不穿。”
靸,则是指拖鞋。《急就篇》卷二:“靸革是昂角褐袜巾。”颜师古注:“靸谓韦履,头深而兑,平底者也。今俗呼谓之跣之。”亦名靸鞋,三代皆以皮为之,始皇二年改用蒲制,从晋到唐多草制,梁武帝时曾用丝制。
陶宗仪《辍耕录》卷十八:“西浙之人,以草为履而无跟,名曰靸鞋。”此时已提出拖鞋也是鞋的一种。
据考证,早在四千年前的夏朝,中国人已开始穿草鞋。
三千年前的《周易》中,已有“履”字的记载,并明确履就是鞋。
南北朝时,传说有一女子做布鞋,内里用香垫子,鞋底用麻绳纳成莲花图案。这种鞋踏在泥土上,会留下美丽的莲花图案,时人称这种鞋为“步步生莲鞋”。
唐代,有人发明了适宜步行的“远游鞋”。据说,大诗人李白很爱穿这种鞋,尔后,许多文人墨客争相效仿,它的出现要比现在风靡全球的旅游鞋早一千多年。
在古代的齐鲁大地,还流行一种面上用牛皮包的鞋,名日“踢死牛”。
屐,一般采用木制。相传在春秋战国时期,晋文公流亡国外19年,即君位后封赏随从。其中有一个名叫介子推的臣子,他不愿接受晋文公的封赏,于是隐居深山,敦请不仕。晋文公一怒之下,以焚山相胁,而介子推抱树焚死。事后,晋文公甚为哀惜,便以此树制成木屐以作纪念,于是木屐在民间广为流传。
东晋时,著名诗人谢灵运发明了“谢公屐”,屐底有齿,上山时用前齿,下山时用后齿,是理想的登山鞋。李白在《梦游天姥吟留别》中写下了“脚着谢公屐,身登青云梯。半壁见海日,空中闻天鸡。”的著名诗句,生动地描绘了诗人登临高耸人云的天姥山,尽情享受“神仙世界”绮丽的乐趣。
古人穿木屐,一是为了凉爽,行走硬朗;二是为了防湿,尤其是潮湿阴雨的南方,常把木屐作为雨鞋穿用。
在明末清初,仕女和小孩多穿红色木屐,而男子则穿黑色木屐,成为日常生活中的便鞋。即使是姑娘出嫁,也要漆画彩屐作为妆奁。
在中国古代,鞋、靴、屐,是分得很清楚的,什么场合穿靴,什么场合穿鞋或屐,都有严格的规定。
在中国历史上,有关鞋的传说很多,如:
“郑人买履”(《韩非子.外储说左上》:“郑人有且置履者,先自度其足而至其坐,至三市而忘操之,已得履,乃日:‘吾忘持度。’反归取之,及返,市罢,遂不得履。人曰:‘何不试之以足?’曰:‘宁信度,无自信也。”)
“削足适履”(《准南子.说林训》:“夫所以养而害所养,譬扰削足而适履,杀头而便冠。”)
“寇准背靴”以及“穿小鞋”等等,都是家喻户晓的典故和传说。这些富有哲理的典故和传说给人们带来许多启迪和警示。
中国历代鞋子
在中国,鞋的形象最早见于氏族社会时期的彩陶。新石器时代,中国的先民用草、麻、葛编织成履。
中国鞋的种类,以材料来分,有草葛、布帛、皮革三种。布帛鞋是指以大麻丝、绫、绸、锦等织物布鞋成的鞋。
中国现存最早的鞋,是湖南长沙楚墓出土的一双用皮缝制的鞋。
殷商时期,鞋的式样、做工和装饰已十分考究,用材、施色、图案也根据服饰制度有了严格的制度。
自商周起,鞋的穿着均有制度。
汉代,祭服穿舄,朝服穿靴,燕服穿屦,出门则穿屐。
汉代布帛鞋的鞋头,多呈分叉状,底用麻线编织,称之为双尖翘头方履。
汉代的鞋靴在造型上,已有很多变化,如丝织的靴有色彩和图案上的变化,造型也很简练,较符合足部的形状。鞋靴使用的材料也很广泛,有牛皮、丝织物、麻编物等。
魏晋时期,鞋的前端一般织有双兽纹饰,配色和谐,鞋式优美。
北齐时,上至天子,下至百姓,都流行穿屐。屐,是有木齿的鞋,由扁、系、齿三部分组成。
南朝时期,盛行木屐,上至天子,下至文人、士人都可穿着。与此同时,草鞋是一般百姓所着之鞋,由南方多产的蒲草类植物编结而成。
南北朝时期,靴在北方广泛流行,且波及到江南。
靴,原为中国北方游牧民族所穿,又称"马靴"和"高筒靴"。
靴的样式有旱靴、花靴、皮靴、毡靴、单靴、棉靴、云头靴、鹅顶靴等等。
唐代,官民都可穿靴,只是式样略异,女子流行软底透空锦靿靴。
唐代男子的靴,先为六合靴,后改为长靿靴为短靿靴,并加以毡。
唐代妇女鞋子的形状,前为凤头式。其他还有高头、平头、翘圆头等式样,有的绣出虎头纹样或鞋身饰有锦文。
宋元时期,基本沿用唐代的鞋式,但款式品种增多。
宋代在朝会时穿靴,后改成履。用黑革做成靴筒,内衬以毡,各官职穿着不同的颜色依服色而定。
宋代普通人士所穿的鞋,有草鞋、布鞋等,按所用的材料取名。
宋代南方人多着木屐。如宋诗人“山静闻响屐”,形容着木屐在山中行走的情形。
宋代男性多小头皮鞋,女鞋常用红色为鞋面,鞋头为尖形上翘,有的做成凤头,上面刺绣各式花鸟图纹。劳动妇女亦有穿平头、圆头鞋或蒲草编的鞋。宋代开始出现女靴。
明代,男鞋多以厚实为主,质料样式多样,一般北方多穿菱纹绮履,江南多着棕麻鞋。
此外,元末明初还流行鞋头高耸,鞋底扁厚的女式布帛鞋。使人显得格外修长。
明代官员着靴,或云头履(朝鞋),儒生多穿黑色双梁鞋。庶民则穿布鞋、蒲草鞋或牛皮直缝靴。缠足妇女穿以樟木为高底的弓鞋(木底露在鞋帮外边的叫“外高底”,木底在鞋帮里边的叫“里高底”)。
明代的服制中,对鞋式的规定很严格,无论官职大小,都必须遵守服制。在何种场合得穿着何种鞋式,如儒士生员等,准许穿靴;校尉力士在上值时,准许穿靴,外出时不许穿;其他人如庶民、商贾等都不许穿靴。虽朝廷下令禁止庶民百姓穿靴,但仍出现了许多似靴像履的短筒靴。
古代诗词中的鞋子
赤舄几几
《诗经.狼跋》:“。。。赤舄几几。狼嚏其尾,载跋其胡。。。”这里的赤舄,是古代一种复底的黄朱色的鞋。
按西周礼制规定,此鞋只准许国王和诸侯在穿冕服时,才能穿。
几几,亦叫“已已”,形容弯曲。鞋头前端有“绚”,即弯曲的“鼻”,它是舄上最明显的部分,这里是形容鞋头饰物之盛。
赤蒂金舄
《传经.小雅》:“......之子于苗,选徙嚣嚣,建蒂设舄,播兽于敖。驾被四牡,牡奕奕。赤蒂金舄,会同有绎。
“赤蒂”,是诸侯穿的朝服前,都有块红色熟牛皮制成的蔽膝;
“金舄”,是朱黄色的复底鞋。
纠纠葛屦
《诗经.魏风.葛屦》:“纠纠葛屦,可以履霜。”这里的葛屦,是指古时用葛麻制成的鞋。
“纠纠”是形容鞋带纠结缠绕之状。
葛屦五两
《诗经.齐风.南山》:“葛屦五两”葛屦,是葛麻制成的鞋。
“五两”,“五”通“伍”,是葛屦相配必两的意思。
罗袜绣鞋随步没
唐白居易《新乐府.红线毯》:“......披香殿广十丈余,红线织成可殿铺;采丝茸茸香拂拂,线软花虚不胜物。美人踏上歌舞来,罗袜绣鞋随步没......”
此诗写于唐德宗时。诗人为丝织品被大量浪费而担忧。
披香殿有十丈多宽,红线制成的毯子刚刚铺满。毛茸茸的五色丝,发散出香气,毯上的花纹又松又软。美人踏在毯子上唱歌跳舞,绫罗做的袜子和绣花鞋子,都陷在长长的绒毛里。
白居易痛恨封建统治者奢侈浪费,不顾人民生活。在诗中最后责问:“地不知寒人要暖,要夺人作地衣!”
丛头鞋子红编细
唐和凝《采桑子》:“......丛头鞋子红编细,裙窣金丝。无事频眉,春思翻教阿母疑。”
穿着用锦帛编成花丛的云头鞋,行时那用金丝编成的裙子飒飒作响,无事蹙眉只因春情起,那阿母察觉已知儿的心。
与郎作鞋履
唐姚月华《制履赠扬达》:“金刀剪紫绒,与郎作鞋履。愿化双仙凫,飞来入闺里。”
用金制的剪刀将紫绒剪开,给情郎做了一双又轻又软的鞋履,我愿她们化成两只仙凫,相偕你飞到我的闺阁里相会。双凫,典出《后汉书*王乔传》
竹杖芒鞋轻胜马
宋苏轼《定风波》:“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 ”
不要管那滴滴答答的落雨声,为什么不吟着诗句缓缓而行,拄着竹杖,穿着一双芒鞋,比骑马还要轻松。怕啥,披一件蓑衣,我就能在烟雨中自在一生。
先生杖屦无事
宋辛弃疾《水调歌头.盟鸥》:“带湖吾甚爱,千丈翠奁开。先生杖屦无事,一日走千回。凡我同盟鸥鹭,今日既盟之后,来往莫相猜。”
杖屦,出门时用的杖和屦(鞋子)。
这美丽的带湖我异常喜爱,清澈的湖水象画中的明镜刚刚打开。拄着竹杖拖着麻鞋,一日里我千百次地在湖畔徘徊。
聊复偿君草鞋费
宋范成大《催租行》:“床头悭囊大如拳,扑破正有三百钱,不堪与君成一醉,聊复偿君草鞋费。”
打破床头用来储蓄的扑满,里面正有三百文钱。虽然不够你(指里正)买酒喝,也姑且算是我孝敬你的草鞋钱。
“草鞋钱”,公差敲诈勒索时巧立的一种名目。
应怜屐齿印苍苔
宋叶绍翁《游园不值》:“应怜屐齿印苍苔,小叩柴扉久不开;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
我想管园的,该同情我常穿木屐来把齿痕印在青苔上。当我轻轻地无数次敲这柴门,仍久久不开。但春色满园是关不住的,看那一枝鲜红的杏花早已伸出围墙来了。
9. 唐宋时期鞋子
屐
jī
【名】
(形声。从履(鞋子)省,支声。本义:木屐,一种笨重的木底鞋)
同本义〖clogs〗
木屐也。——《三苍》
以屐,为服。——《庄子·天下》。李注:“木曰屐者。”按,雨行所以践泥。
介子推抱树烧死,晋文公伐以制屐也。——《庄子·异苑》
脚着谢公屐,身登青云梯。——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
蹑屐登崖。——明·刘基《诚意伯刘文成公文集》
又如:屐子(木鞋);屐齿(屐底的齿);屐声(脚步声);屐履间(履屐间);屐响(木屐的响声)
泛指鞋〖shoeingeneral〗
佳处径须携杖去,能消几平生屐?——辛弃疾《满江红》
又如:草屐;屐履;锦屐"
10. 南宋的鞋子
缠足,是中国古代的一大陋习,是对女性人权的漠视,那这种陋习是从什么时候开始的?又何时流行三寸金莲?
缠足,指的是女性用布将双脚紧紧缠裹,使其脚畸形变小,以为美观。一般女性从四、五岁起便开始缠足,直到成年骨骼定型后方将布带解开,也有终身缠裹者。
缠足风俗起源有很多种说法,一般都说缠足起源于于北宋,因为在宋朝的诗篇史册中对缠足都有记载,像《宋史·五行志》记载:“理宗朝,宫人束脚纤直”。可知在宋朝时缠足是有发展的。缠足这一陋习最大的推手就是理学家,宋朝的理学家希望通过礼教约束女性,而缠足就是理学家约束女性的一大佐证,经过宋朝理学家对礼教的宣扬,在南宋时缠足风俗兴起。
传说裹脚的创始人是萧宝卷的妃子潘玉奴,并且有"步步生莲花"的比喻.也有人说裹脚是从南唐开始的,中国过去有一项国粹就是所谓“三寸金莲”,看一个女人就以她的脚来评定,要脚能做到小、尖、软、巧。
对女子缠足是从哪个朝代开始的,有不同的说法,较普遍地认为女子缠足始于南唐。南唐李后主有宫嫔窌娘,纤丽善舞,乃命作金莲,高六尺,饰以珍宝,网带缨珞,中作品色瑞莲,令窌娘以帛缠足,屈上作新月状,著素袜行舞莲中,回旋有凌云之态——这就是中国妇女缠足的起源。
后来到了明朝时,缠足之风达到一个鼎峰。朱元璋的皇后马皇后虽没有缠足,是一位大脚,但在明朝时,整个社会对缠足是相当重视的,缠足与否是会地位、贵J等级的标志。而三寸金莲的说法也是从明朝开始流行,王鸿渐《西楼乐府》中“狸红软鞋三寸整”、朱有炖《元宫词》“廉前三寸弓鞋露”,都是对三寸金莲的印证,在北方尤其流行三寸金莲。
在清代时,政府曾下令废除缠足,但受当时社会的氛围影响,这一举措没有得到贯彻,清政府只能把男性的头发给剃了,而没有办法废除女性的缠足,这也被人们渲染为“男降女不降”。
11. 宋代鞋子图片
古代鞋子的称呼:
一、履(lǚ)
在我国古代,鞋子一般统称为“履”。履在战国以前一般只作动词用。本义:践踏。后逐渐演变为名词。
履,足所依也。——《说文》。(履是脚所用来依靠的东西。)
二、舄(xì)
古代舄一般指重底木鞋。古时最尊贵的鞋,多为帝王大臣穿。后来泛指鞋子。
发棺视之,止衣舄而已。——《太平广记》(打开棺材看见他,只有衣服、鞋子而已。)
三、屐(jī)
唐以前是旅游用的鞋,在宋代以后基本上就是专门的雨鞋了。后指用木头做鞋底的鞋,它由扁、系、齿三部分组成,泛指鞋。
应怜屐齿印苍苔,小扣柴扉久不开。——宋代叶绍翁《游园不值》
(也许是园主担心我的木屐踩坏他那爱惜的青苔,我轻轻地敲打柴门久久不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