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路上学》电影观后感 500字
今天,我观看了由学校组织的《走路上学》这部电影,看完后我深有感触。
故事发生在美丽的怒江边上。姐姐娜香,弟弟瓦娃。学校在江对面,为了能上学,姐姐每天不得不冒着生命危险溜索过江,因为通往学校既没有路,也没有桥。看着姐姐能天天上学,弟弟瓦娃羡慕不已,但妈妈一定要爸爸回来带他溜索才放心。可爸爸在外打工总也不回来。于是瓦娃就偷偷溜索过江,来到了日思夜想的学校,偷听了老师讲课。
时值冬天,聂老师却发现孩子们都穿着拖鞋甚至光着脚上课,课堂上满是孩子们朗朗的读书声,操场上是一片欢歌笑语。聂老师为孩子们的脚细心地量了尺寸,给每个孩子都买了双雨鞋。瓦娃偷偷溜索过江,妈妈知道后大怒,最后他以姐姐的红雨鞋做为不去溜索的交换条件――他实在太爱那雨鞋了,睡觉时都抱在怀里,梦里都露着笑容。
娜香在给家里买盐的时候,看到了一双适合瓦娃穿的鞋。很便宜,才十六块五。可是她的手上只剩下找回的一块钱,她认真地看了看那鞋子,最后把鞋轻轻放了回去。正巧聂老师看到这一幕,她把鞋子买下来,让娜香送给弟弟。兴高采烈的娜香,带着满心欢喜急着溜索回家,溜索到一半时,鞋子从书包里掉了出来,娜香一急,伸手去抓,人却从溜索上翻下来,掉进滚滚怒江。。。
瓦娃因为姐姐的离去遭受重大打击,从此后再不说一句话。当聂老师给他上课时,要看看他的画。瓦娃无声地带着老师来到一处房梁前。那是一座美丽的桥,桥下是滔滔的江水,桥上是姐弟两个,手拉着手,快乐地去上学。。。这是瓦娃的梦,能走路上学,不再溜索。可是姐姐再也看不到弟弟的画。
这部电影,让人感动的事太多太多。看到瓦娃抱着红雨鞋来到江边给姐姐时,用袖子擦着姐姐的脚,把鞋子套在姐姐脚上;看到娜香穿着新鞋子来到学校,再把鞋子脱下来爱惜地放到一边时;看到瓦娃一个人坐在屋顶上,寂寞地放着风筝时;看到新桥落成时,孩子们站在桥上笑成一片时;看到瓦娃手举风筝,在桥上大叫着“姐姐”迎风向前跑时;瓦娃的一家,是不幸的,娜香为了得到彼岸的知识,了解彼岸的世界,付出了生命的代价。他们又是幸运的,因为,终于建起了爱心桥,桥这边的孩子们可以走路上学了,再不用溜索了。多么希望,有很多很多这样的桥,通过这些桥,让那些仍处在贫困边缘的孩子们获得知识。也多么希望有很多很多的心灵之桥,把我们和他们紧紧地连在一起,让我们与他们一起,获得心灵的慰籍。
乡村最美女教师桂淑芬的事迹
一、爱职业,舍得在教学上下功夫
桂淑芬从小的理想就是当一名教师。1985年9月,她幸运的被马庄镇古愚中学招聘为代理教师。从此,她就执着地步入了教育行列,始终坚持育人先育心的教育理念。
1988年9月,她从条件优越的中学调动到了龙岩小学任教。当时这里的条件非常差,学校没有水,更没有教师饭堂,天天要到群众家里吃派饭。为了不辜负组织的希望。她住在龙岩小学,吃在学生家里,每天利用放学时间给学生补课、钻研教材,利用课余时间和学生谈心,同他们交朋友。看着他们那一张张可爱的小脸和渴求知识的眼神,桂淑芬下决心用自己的爱在这里播撒希望的种子,使这里的孩子们将来成长为国家的有用之才。
年9月至2008年 7月,桂淑芬在杨寨小学任教。近二十年来,她一直任中高年级语文、数学课的教学工作。她经常利用放学时间给学生补课;在教学中,她始终坚持认认真真备好每一节课,扎扎实实上好每一节课。功夫不负有心人,在她的努力下,她所带班级的教学成绩多次名列全镇前茅,她也因此获得了多种荣誉。
桂淑芬任杨寨小学教导主任期间,仍主动带六年级数学课。为了提高教学质量,她每周组织全校教师认真进行教学研究,积极探索目标教学的有效途径,大胆进行课堂改革。及时总结自己在教学中的心得体会,撰写论文十多篇。其中《素质教育目标教学的点滴体会》获2000年咸阳市目标教学论文评赛贰等奖;《浅论走进新课程与走出教材》获2004年《陕西教育》论文评赛特等奖。
在担任小学低段教学的近几年里,她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经常编一些紧扣教学内容,通俗易懂的句子帮助学生理解和记忆教学重难点,让学生在轻松愉快中掌握知识。她及时总结自己的教学经验,积极撰写教学论文。2014年11月至2015年5月,曾先后在《德育报》发表教学论文3篇。
二、爱学校,从一点一滴做起
由于工作需要,2009年9月她无怨无悔的又一次到龙岩小学工作。当时龙岩小学只有一、二两个年级,她既是校长,又是教师。为了学校和学生的安全,她必须在学校吃午饭。学校没有自来水,生活用水成了大问题。为了让她安心工作,她的丈夫每周往返十几里路,从自己家给学校送水。
这一年,我省在农村中小学实施“蛋奶工程”。为了使学生在冬天能喝上热奶,她一个人吃住在学校。了解龙岩小学环境的同事和朋友都说:“你胆子真大,一个人住在那么偏僻的学校不害怕吗?”她说:“怕还能不工作吗?”说句实在话,一个女同志在那儿真怕,因为龙岩学校位于村子的西南角,学校大门面对的是十余米的崖壁,大门口有两洞过去用作教室的土窑洞,大门的东面是废弃不用的砖窑,学校两面临崖,确实阴森。一年四季,不论是白天还是晚上,总能听到猫头鹰的叫声。在寒风呼啸,大雪纷飞,夜深人静的晚上,听到那样凄惨刺耳的叫声,让人毛骨悚然,直打冷颤。
在龙岩小学的几年里,学校只有桂淑芬和本村一名女教师。与其说她是校长,不如说她更像个勤杂工!由于学生年龄小,她每天到校第一件事就是打扫卫生,校园里总是被她打扫的干干净净。由于学生小,杂草她要锄,每一学期不知锄了多少遍,她的手上留下了厚厚的老茧。看门的大叔每次看见她都说:“没有见过这么爱干净的老师!你实在是太认真负责了!”由于教师少,她既要负责教学点的全盘工作,又要包班上课。由于学生年龄小,学习没有自觉性。因此,她从未因私事请过一天假。
2010年4月,桂淑芬的颈椎病犯了,肩、背疼痛难忍,为了不影响教学工作,她只能利用每天中午放学时间,去马庄一个小诊所里做按摩。2011年12月,她丈夫做手术取钢板,在医院里住了一个星期,一直是她丈夫的哥哥在医院里陪护。2011年、2012年,她儿子连续两年参加高考,她一次也没有去陪考。
2011年秋天,阴雨连绵,为了避免沿公路流下来的水泡倒学校围墙,她找村干部协商,村支书派车给学校路口倒了几车土。不料,没过两天,又下雨了。土路一下子成了稀泥,学生过往极不方便。一天早上,当桂淑芬快到学校时,远远看到一名女学生站在路口一动不动。她很纳闷,心想:“这孩子站在哪里干什么?”当她走近一看,原来孩子的雨鞋已有一大半陷入淤泥里了。孩子正站在那儿哭呢!她连忙放下车,把孩子从泥水中拉了出来。这件事让她心里很着急,雨还在下,怎么办?她利用午饭时间在距离学校十几米远的地方,一块一块地搬来了村民拆房时扔下的水泥块,为学生铺路。为了让学生走得更稳些,她尽量捡大的石块搬。当搬到一块约三十斤左右的石块时,她只能三步一停,五步一歇,费了好长时间才将这块水泥块搬到了要铺的地方。过路的人都用一种好奇的目光看着她。但是她什么也不顾,心里只想赶紧为学生铺一条平坦不滑的路;一块、两块、三块……路终于铺好了。午饭后,学生来学校时,脚下的稀泥路消失了。他们走在用水泥块铺成的路上时,高兴地说:“这是桂老师给咱们铺的路”。虽然铺路时雨水汗水浸湿了她的衣服,她的裤腿上、鞋上、手上全是泥。但当她看到学生们的一张张笑脸时,心里乐滋滋的感到很充实。
2012年9月10日,那天下着大雨,沿公路的水顺坡全流进了学校。下课后,桂淑芬发现校园里到处是六、七公分的积水,于是冒雨疏堵积水四十多分钟。这是她难忘的一个教师节。
2014年3月26日早,桂淑芬老师到校后,去教学楼后面打扫卫生,突然听到哗哗的水声,她连忙跑到教学楼前去观看,顺着水声,她发现原来是村民们浇地的水顺着崖壁流进了学校,不到十分钟,校园里到处是积水,学生过往极不方便老师。见此情景,桂老师赶忙拿铣改水,搀扶学生进校园,对特别小的学生她背学生进校园。家长无不称赞桂老师是一位爱生如子的好老师。
三、爱学生,一个也不放弃
在班级管理中,对学生,桂淑芬用爱心去呵护,用耐心去感化,用恒心去坚持。她坚信雨滴虽小但能折射太阳的光辉,爱心虽小却能改变人生的方向!
2010年,她班有一名叫魏元非的女生,母亲外出务工几年杳无音信,父亲常年在外省打工,家里只有她和七十多岁的奶奶。魏元非学习没有自觉性,学习较差,对学习也没有兴趣,甚至想到了辍学。
2011年3月的一天早晨,她发现魏元非没有到校,当她得知魏元非未到校是不想上学了,就立即骑车去魏元非家。在她的耐心劝导下,魏元非最终同意回学校继续上学。在桂淑芬用车带魏元非返校的途中,鼓励魏元非:“其实你并不差,你每次听写都比咱班魏玉婷的成高。”魏玉婷当时是她班女生里面学习最好的,每次考试都得奖品。经过她苦口婆心地教育,鼓励,魏元非对自己有了信心。
为了让魏元非爱学校、爱学习,她曾三次给她送衣服,经常帮助她克服学习困难。只要元非有一丁点的进步,桂淑芬就及时表扬鼓励,让她感受到老师的关爱,慢慢地,元非的学习自觉性增强了,学习进步很大。在期末检测中,语文竟取得了85分的成绩。看着元非拿着成绩单,激动的神情,亮晶晶的双眼,桂淑芬想,假如当初怕拖累自己而放弃了这名学生,或许若干年后她会变成社会上的新文盲。她很庆幸自己当时的坚持,由于她的坚持不仅坚定了这个孩子学习的信心,更重要的是挽救了一颗稚嫩的心!
- 相关评论
- 我要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