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巴比伦的标志
萨拉丁雄鹰
萨拉丁雄鹰是12世纪伊斯兰圣战中领导穆斯林抗击十字军东征的库尔德族领袖的纪念物。
雄鹰昂首挺胸,舒展双翅,勇猛雄壮,英勇不屈,在阿拉伯世界中代表了崇高、勇敢和强悍,也像征人类历史上最早期文明之一的巴比伦文明。胸部有一枚国旗图案的盾徽,暗示着祖国永在伊拉克人心中。国徽基部绿色饰匾上用阿拉伯文写着国名:“伊拉克共和国”。
2. 巴比伦的象征意义
古巴比伦文学是美索不达米亚(希腊文意思是“两河间的土地”)即幼发拉底河与底格里斯河两河流域文化最繁盛时期的文学。
之所以称为“巴比伦文学”,是因为公元前19世纪至公元前17世纪的古巴比伦王国一直是这一地区的经济、政治和文化中心。不过,以巴比伦为代表的古代两河流域文明,可以一直追溯到苏美尔时期,它的生成与发展几乎与古埃及文明同步,是世界文明最古老的发源地之一。远在公元前5000至前4000年间,苏美尔人便在两河流域开掘运河,利用河水灌溉农耕,创造了古代世界早期发达的文化。公元前2369年来自两河流域北部的游牧民族阿卡德人征服了两河流域南部的苏美尔人,建立强盛的阿卡德王国。公元前1894年,居住于阿拉伯沙漠边缘地区的一支闪族部落阿摩利人打败了阿卡德人,建立了巴比伦王国。著名国王汉谟拉比(约前1792至前1750年在位)使王国进入了经济、政治、军事以及文化的鼎盛期,著名的《汉谟拉比法典》就是世界上已知的最早的完备法典。在此后的历史岁月中喀西特人、赫梯人、亚述人、迦勒底人和波斯人曾先后在这块土地上建立国家。公元前538年,波斯王居鲁士推翻迦勒底人所创立的新巴比伦帝国,开始了另一种不同类型的新文化。苏美尔人将自己发明的世界上最古老的图画文字符号,进一步演变成楔形文字。他们用三角形或方形的短小木棍、骨棒和芦苇杆作“笔”,以粘土制成的泥板为“纸”书写记录各种语言现象。因为书写时开始落笔的一端用力较大,笔划较粗,末尾收笔一端用力较小,笔划细得像是条小尾巴,这样在书写过的泥板上就呈现出楔子形的文字符号,这种楔形的书写方式被称作楔形文字。泥板表面写满文字以后,首先晒干,然后再放到炉子中焙烧。这种写有楔形文字的泥板可以一块构成一篇独立的文献,也可以几块或几十块相连贯而组成一部书。这就是所谓的泥板文献,或称泥板文书。这种文字体系在西亚地区广泛被阿卡德人、巴比伦人、赫梯人、亚述人、腓尼基人、埃兰人、米坦尼人、胡里特人以及波斯人等接受。这种楔形书写方式被誉为古代东方拉丁语。同样,苏美尔文学也是世界上最早以文字记录下来的文学之一,从已经译解的泥板文献上可以看到神话传说等文学作品。关于太阳神夏马西、风雨神恩利勒、生育和生命女神伊什妲尔、瘟神内尔各勒的故事,及关于苏美尔城邦乌鲁克的英雄吉尔伽美什的叙事史诗等,为后世的巴比伦文学继承。古巴比伦文学继承了苏美尔人和阿卡德人的文学传统,在融二者为一体的基础上创造了神话、史诗、寓言、故事、箴言、歌谣和祷词等作品,通过泥板文书的形式而保存下来,经亚述人的广为传播,对希伯来文学、波斯文学和阿拉伯文学产生了重要的影响,并辗转影响了欧洲文学。神话传说方面,巴比伦人由苏美尔的原始多神教逐渐转向了一元神论,土著神马尔都克被抬升到众神之王的地位。记载在七块泥板上的著名创世神话以作品开头的几个字“埃努玛·埃立什”为名,叙述主神马尔都克战胜太初母神提阿马特,创造天地、星辰、万物和人类的智慧以及力量,它表征了巴比伦人对宇宙起源的原始思维,神话中男神战胜母神而成为主宰者的意象,与人类社会从母权制迈向父权制的历史进程相契合,为希伯来《旧约·创世记》和古希腊《神谱》中的创世神话提供了鸿蒙初判天地开辟的原型母题,另一则著名神话《伊什妲尔赴冥府》源于苏美尔时代神话故事《印尼娜降入冥府》,记叙爱情与生命女神伊什妲尔赴阴间拯救丈夫植物之神坦姆兹的故事。当这一对司爱情与生命繁殖的神“癨”身陷阴界之后,阳世万物凋零枯萎,一片衰败残亡景象,诸神害怕生灵灭绝后再无人献祭,只好指令冥神将这一对神“癨”放回阳世,于是世间万物恢复生机以及繁荣。几乎世界上所有主要民族,各自都有对四季循环往复奥秘进行象征性阐释的神话,原始初民将自然界草木枯荣、日月升坠、四季轮回等外界的感觉经验内化为富于象征意味的对应关系的神话思维,这是人类童年时代神话思维式的原始心态。上述巴比伦人对于四季更迭和死而复生等自然现象的神话性阐释,与埃及的奥西里斯神话有着原始思维上的内在一致性,这种复活神话对后世的文学有着意味深长的影响。
3. 巴比伦标志建筑
新加坡城市花园,巴比伦空中花园,
大英皇家植物园
4. 古巴比伦的标志是什么
1、尼罗河文明
“埃及在公元前4000年代中叶以后便进入了文明时代,同美索布达米亚文明一起,成为人类文明最早的发源地.”
2、两河流域
“美索布达米亚文明的发现和亚述学的诞生是建立在考古学的基础之上的.”
“伊朗是世界文明古国之一,早在公元前2700年左右,在伊朗西南部胡吉斯坦(Khuzistan)地区就进入了文明时代,即埃兰(Elan)文明
3、古印度文明
“哈巴拉文明是古代印度的早期文明,公元前1750年左右,哈巴拉文明的突然灭亡,其原因至今未名.”
“哈拉巴(古印度)的年代说法不一,有的考古学家断定为公元前2500~公元前1750年,有的学者把考古和碳14定年相结合,断定为公元前2300~公元前1750年,在学界均被采纳.”
“可以肯定在印度河文明盛期(公元前2200~公元前2000年),它已达于奴隶制大国的发展阶段,与同时期的埃及、两河流域水平相当.
4、希腊文明
“公元前3000年代中期,克里特(古希腊)进入金石(铜石)并用时代,约公元前2000年,进入青铜时代,奴隶制城邦出现.”
“古代希腊的历史延续达2000年,它可以分为以下几个阶段:爱琴文明(克里特、迈锡尼文化),公元前2000~公元前1100年.”
5. 巴比伦的标志性建筑
别塔是指巴别塔。你知道巴别塔吗?巴别塔,又称巴比伦塔,是公元前586年建于古巴比伦王国的一座古巴比伦高塔。巴别塔是当时巴比伦国内最高的建筑,在国内的任何地方都能看到巴别塔,人们称它“通天塔”。如今的巴别塔既是世界上著名的古代奇迹,也是一个长期不解之谜。
6. 巴比伦的标志是什么
古巴比伦的象征是巴比伦的空中花园和星期制.古巴比伦王国在著名的国王汉谟拉比(公元前1792~1750)的统治下曾经繁荣一时.汉谟拉比制定了一部法典,史称汉谟拉比法典.它是世界上现存的古代第一部比较完备的成文法典
7. 巴比伦标志简笔画
一、实验几何
几何学最早产生于对天空星体形状、排列位置的观察,产生于丈量土地、测量容积、制造器皿与绘制图形等实践活动的需要,人们在观察、实践、实验的基础上积累了丰富的几何经验,形成了一批粗略的概念,反映了某些经验事实之间的联系,形成了实验几何。我国古代、古埃及、古印度、巴比伦所研究的几何,大体上就是实验几何的内容。例如,我国古代很早就发现了勾股定理和简易测量知识,《墨经》中载有“圜(圆),一中同长也”,“平(平行),同高也”,古印度人认为“圆面积等于一个矩形的面积,而该矩形的底等于半个圆周,矩形的高等于圆的半径”等等,都属于实验几何学的范畴。
二、理论几何
随着古埃及、希腊之间贸易与文化的交流,埃及的几何知识逐渐传入古希腊。古希腊许多数学家,如泰勒斯( Thales )、毕达哥拉斯( Pythagoras )、柏拉图( Plato )、欧几里德( Euclid )等人都对几何学的研究作出了重大贡献。特别是柏拉图把逻辑学的思想方法引入几何学,确立缜密的定义和明晰的公理作为几何学的基础,而后欧几里德在前人已有几何知识的基础上,按照严密的逻辑系统编写的《几何原本》十三卷,奠定了理论几何(又称推理几何、演绎几何、公理几何、欧氏几何等)的基础,成为历史上久负盛名的巨著。《几何原本》尽管存在公理的不完整,论证有时求助于直观等缺陷,但它集古代数学之大成,论证严密,影响深远,所运用的公理化方法对以后数学的发展指出了方向,以至成为整个人类文明发展史上的里程碑,全人类文化遗产中的瑰宝。
欧几里得(公元前330年—公元前275年),古希腊人,数学家。他活跃于托勒密一世(公元前364年-公元前283年)时期的亚历山大里亚,被称为“几何之父”,他最著名的著作《几何原本》是欧洲数学的基础,提出五大公设,欧几里得几何,被广泛的认为是历史上最成功的教科书。欧几里得也写了一些关于透视、圆锥曲线、球面几何学及数论的作品。
最早的几何学兴起于公元前7世纪的古埃及,后经古希腊等人传到古希腊的都城,又借毕达哥拉斯学派系统奠基。在欧几里得以前,人们已经积累了许多几何学的知识,然而这些知识当中,存在一个很大的缺点和不足,就是缺乏系统性。大多数是片断、零碎的知识,公理与公理之间、证明与证明之间并没有什么很强的联系性,更不要说对公式和定理进行严格的逻辑论证和说明。因此,随着社会经济的繁荣和发展,特别是随着农林畜牧业的发展、土地开发和利用的增多,把这些几何学知识加以条理化和系统化,成为一整套可以自圆其说、前后贯通的知识体系,已经是刻不容缓,成为科学进步的大势所趋。欧几里得通过早期对柏拉图数学思想,尤其是几何学理论系统而周详的研究,已敏锐地察觉到了几何学理论的发展趋势。
他下定决心,要在有生之年完成这一工作,成为几何第一人。为了完成这一重任,欧几里得不辞辛苦,长途跋涉,从爱琴海边的雅典古城,来到尼罗河流域的埃及新埠—亚历山大城,为的就是在这座新兴的,但文化蕴藏丰富的异域城市实现自己的初衷。在此地的无数个日日夜夜里,他一边收集以往的数学专著和手稿,向有关学者请教,一边试着著书立说,阐明自己对几何学的理解,哪怕是尚肤浅的理解。经过欧几里得忘我的劳动,终于在公元前300年结出丰硕的果实,这就是几经易稿而最终定形的《几何原本》一书。这是一部传世之作,几何学正是有了它,不仅第一次实现了系统化、条理化,而且又孕育出一个全新的研究领域——欧几里得几何学,简称欧氏几何。直到今天,他所创作的几何原本仍然是世界各国学校里的必修课,从小学到初中、大学、再到现代高等学科都有他所创作的定律、理论和公式应用。
在柏拉图学派晚期导师普罗克洛斯(约410~485)的《几何学发展概要》中,就记载着这样一则故事,说的是数学在欧几里得的推动下,逐渐成为人们生活中的一个时髦话题(这与当今社会截然相反),以至于当时亚里山大国王托勒密一世也想赶这一时髦,学点儿几何学。虽然这位国王见多识广,但欧氏几何却令他学的很吃力。于是,他问欧几里得“学习几何学有没有什么捷径可走?”,欧几里得笑道:“抱歉,陛下!学习数学和学习一切科学一样,是没有什么捷径可走的。学习数学,人人都得独立思考,就像种庄稼一样,不耕耘是不会有收获的。在这一方面,国王和普通老百姓是一样的。”从此,“在几何学里,没有专为国王铺设的大道。”这句话成为千古传诵的学习箴言。
斯托贝乌斯(约500)记述了另一则故事,一位学生曾这样问欧几里得:“老师,学习几何会使我得到什么好处?”欧几里得思索了一下,请仆人拿点钱给这位学生。欧几里得说:给他三个钱币,因为他想在学习中获取实利。
那时候,人们建造了高大的金字塔,可是谁也不知道金字塔究竟有多高。有人这么说:“要想测量金字塔的高度,比登天还难!”这话传到欧几里得耳朵里。他笑着告诉别人:“这有什么难的呢?当你的影子跟你的身体一样长的时候,你去量一下金字塔的影子有多长,那长度便等于金字塔的高度!”
三、解析几何
勒内·笛卡尔(1596.3.31-1650.2.11)是世界著名的法国哲学家、数学家、物理学家,因将几何坐标体系公式化而被认为是解析几何之父。他还是西方现代哲学思想的奠基人,是近代唯物论的开拓者且提出了“普遍怀疑”的主张。黑格尔称他为“现代哲学之父”。他的哲学思想深深影响了之后的几代欧洲人,开拓了所谓“欧陆理性主义”哲学。堪称17世纪的欧洲哲学界和科学界最有影响的巨匠之一,被誉为“近代科学的始祖”。
公元 3 世纪,《几何原本》的出现,为理论几何奠定了基础。与此同时,人们对圆锥曲线也作了一定研究,发现了圆锥曲线的许多性质。但在后来较长时间里,封建社会中的神学占有统治地位,科学得不到应有的重视。直到15、16 世纪欧洲资本主义开始发展起来,随着生产实际的需要,自然科学才得到迅速发展。法国笛卡尔在研究中发现,欧氏几何过分依赖于图形,而传统的代数又完全受公式、法则所约束,他们认为传统的研究圆锥曲线的方法,只重视几何方面,而忽略代数方面,竭力主张将几何、代数结合起来取长补短,认为这是促进数学发展的一个新的途径。在这样的思想指导下,笛卡尔提出了平面坐标系的概念,实现了点与数对的对应,将圆锥曲线用含有两面三刀个求知数的方程来表示,并且形成了一系列全新的理论与方法,解析几何就这样产生了。解析几何学的出现,大大拓广了几何学的研究内容,并且促进了几何学的进一步发展。18 、 19 世纪,由于工程、力学和大地测量等方面的需要,又进一步产生了画法几何、射影几何、仿射几何和微分几何等几何学的分支。
四、现代几何
尼古拉斯·伊万诺维奇·罗巴切夫斯基(1792.12.1—1856.2.24),俄罗斯数学家,非欧几何的早期发现人之一。
在初等几何与解析几何的发展过程中,人们不断发现《几何原本》在逻辑上不够严密之处,并不断地充实一些公理,特别是在尝试用其他公理、公设证明第五公设“一条直线与另外两条直线相交,同侧的内角和小于两直角时,这两条直线就在这一侧相交”的失败,促使人们重新考察几何学的逻辑基础,并取得了两方面的突出研究成果。一方面,从改变几何的公理系统出发,即用和欧氏几何第五公设相矛盾的命题来代替第五公设,从而导致几何学研究对象的根本突破。俄罗斯数学家罗巴切夫斯基用“在同一平面内,过直线外一点可作两条直线平行于已知直线”代替第五公设,由此导出了一系列新结论,如“三角形内角和小于两直角”、“不存在相似而不全等的三角形”等等,后人称为罗氏几何学(又称双曲几何学)。
波恩哈德·黎曼,德国数学家、物理学家,对数学分析和微分几何做出了重要贡献,其中一些为广义相对论的发展铺平了道路。他的名字出现在黎曼ζ函数,黎曼积分,黎曼引理,黎曼流形,黎曼映照定理,黎曼-希尔伯特问题,黎曼思路回环矩阵和黎曼曲面中。他初次登台作了题为"论作为几何基础的假设"的演讲,开创了黎曼几何,并为爱因斯坦的广义相对论提供了数学基础。
德国数学家黎曼从另一角度,“在同一平面内,过直线外任一点不存在直线平行于已知直线”代替第五公设,同样导致了一系列新理论,如“三角形内角和大于两直角”、“所成三角形与球面三角形有相同面积公式”等,又得到另一种不同的几何学,后人称为黎氏几何学(又称椭圆几何学)。习惯上,人们将罗氏几何、黎氏几何统称为非欧几何学。将欧氏几何(又称抛物几何学)、罗氏几何的公共部分统称为绝对几何学。另一方面,人们在对欧氏几何公理系统的严格分析中,形成了公理法,并由德国数学家希尔伯特在他所著《几何基础》中完善地建立起严格的公理体系,通常称为希尔伯特公理体系,希尔伯特公理体系是完备的,即用纯逻辑推理的方法,定能推演出系统严密的欧氏几何学。但如果根据该公理体系,逐步推演出欧氏几何中那些熟知的内容,却是一件相当繁琐的工作。
8. 巴比伦图案
1中文名字:
伊拉克巴比伦遗迹
2英文名字:
Babylon, raq
3地理位置:
它位于伊拉克首都巴格达以南90公里处,幼发拉底河右岸,建于公元前2350多年,是与古代中国、印度、埃及齐名的人类文明发祥地。巴比伦意即“神之门”,由于地处交通要冲,“神之门”不断扩展,成为幼发拉底河和格里底斯河两河流域的重镇。公元前2000年至公元前1000年曾是西亚最繁华的政治、经济以及商业和文化中心,这里还曾是古巴比伦王国和新巴比伦王国的首都。
4当地气候:
东北部山区属地中海式气侯,其他为热带沙漠气侯。夏季最高气温高达5 0 ℃ 以上,冬季在 0 ℃ 左右。雨量较小,年平均降雨量由南至北100-500毫米,北部山区达700毫米.
5景点介绍:
古巴比伦城垣雄伟、宫殿壮丽,充分显示了古代两河流域的建筑水平。幼发拉底河自北向南纵贯全城,城内的主要建筑埃萨吉纳大庙及所属的埃特梅兰基塔庙,高达91米,基座每边长91.4米,上有7层,每层都以不同色彩的釉砖砌成,塔顶有一座用釉砖建成、供奉玛克笃克神金像的神庙。城内古建筑精华之一的“女神门”,高12米、宽近20米,门墙镶嵌着形象生动的釉彩动物图案,还有被称为世界七大奇迹的“空中花园”,引人注目的人与狮子搏斗的石刻雕像。
被列为古代世界七大奇迹之一的巴比伦“空中花园”,亦称“悬苑”,它依偎在幼发拉底河畔,新巴比伦王国国王尼布甲尼撒二世(公元前604-前562年)曾以兴建宏伟的城市和宫殿建筑闻名于世,他在位时主持建造了这座名园。相传,他娶波斯国公主赛米拉米斯为妃。公主日夜思念花木繁茂的故土,郁郁寡欢。国王为取悦爱妃,即下令在都城巴比伦兴建了高达25米的花园。此园采用立体叠园手法,在高高的平台上,分层重叠,层层遍植奇花异草,并埋设了灌溉用的水源和水管,花园由镶嵌着许多彩色狮子的高墙环绕。王妃见后大悦。因从远处望去,此园如悬空中,故又称“空中花园”。
9. 巴比伦标志资料
目前“主流”的说法,蛇杖能够成为医学的标志起源于古希腊。
实际上,更早的巴比伦时期,蛇杖就已经是一种医学标志。
古巴比伦信奉多神,仅医学之神就有很多位。
其中,治疗之神(总医神)埃斯蒙就拄着上盘两条蛇的蛇杖。因此,最经典的蛇杖上盘着两条蛇。
而下面各司其病的8位医神中,尼那祖(Ninazu)(原本是美索不达米亚南部的城神)被认为是众医之王,他的儿子宁吉施纪达(Ningischzida)也是一位医神,他们父子都以木杖和蛇作为标志。
而那条蛇的名字叫萨善(Sachan),也被尊为医神。
在古巴比伦,蛇之所以被尊为医神,是因为在最古老的神话中,蛇是地狱和死亡的代表,它既然掌握人的生死,以巫术为基础的“医学”自然需要祈求死亡之神的宽宥,就如同人们会给魔鬼献祭一样,蛇被认为具有可以活人的治疗作用。
古希腊,蛇杖真正成为医学的标志
在古希腊,最早的医神是阿波罗,被认为具有驱除一切疾病的超能。
而阿斯克来皮斯是希腊神话中“公认”的治疗之神,虽然有关他的身世并不一致,一种说法是是阿波罗的儿子和医学之神。
阿斯克来皮斯的恒定的标志就是蛇,因此,在古希腊蛇既是神也是神的治疗权威的双重象征。
蛇杖中的蛇有了来源,至于杖,原本是希腊神话中旅游之神赫耳墨斯的标志,将之与医学联系在一起,是因为医生出诊看病人往往需要长距离跋涉,柱杖也就成为了医学的标志之一。
蛇与杖,合在一起成了医学的标志也就不足为奇了。
我们知道,西方医学奉古希腊医学为正统,将蛇杖继承为医学的标志也顺理成章。
而我国新的医疗体系市招办西方而来,医学机构徽章上也自然以蛇杖做标志